Liangchao's blog
一个技术商人的笔记
github
|
email
Toggle navigation
Liangchao's blog
主页
归档
关于我
津ICP备17001227号
#252 虎门销烟做的对吗?
2020-05-11 00:48:38
50
0
0
liangchaob@163.com
这两天媒体曝光 HK 一本初中历史教科书犯了众怒  内地的评论区炸了锅  不存在网站上小伙伴也来声援  媒体普遍认为 hk 的教材是毒教育, 至少三个问题: - 史景迁是西方人屁股不正, 而且人家原文没这么写, 教科书断章取义 - 为鸦片贩子平反, 为历史英雄抹黑, 黄皮白心, 仇中思想 - 林则徐是民族英雄, 虎门销烟是对的, 污蔑他都是跳反 那么这个教材真的有毒吗, 真的在刻意歪曲历史, 制造仇恨对立吗? 我的结论是: 这页历史书的评论并没有问题, 它之所以引起这样的波澜, 仅是因为视角与我们大多人主观印象不同而已; 反而我觉得这才是合适的教材, 是内地值得学习和提倡的. 我不是五毛党小粉红, 也拒绝卖国贼带路党, 我就是单纯过来给你盘一盘这个道理. # 史景迁到底认为林"明不明智" 第一个问题, 我们先看看史景迁的<追寻现代中国>, 关于林则徐的"是否明智"原文到底怎么写的.    其实史景迁的写作风格相对客观写实, 不注重主观评价. 可即便寥寥数语, 你也会意识到, 林确对禁烟引发的问题欠深层考虑, 也正是销烟之举引发战争, 作者对林的总体评价应该是偏负面的. 不信你可以自己上NLP接口跑遍整本书做"林则徐"舆情分析, 大概率也是负分. 所以这个总结与整理其实并没问题. 况且史景迁本来就是著名历史学家, 声望甚至高于写<万历十五年>的黄仁宇, 行文生动真实, 被广大教材反复引用, 在这里引用他的著作并无不妥. # 这页引用抹黑英雄仇中了吗? 首先那段文字本身就叫做"资料引用", 资料引用本意就是"事先声明这不是我的观点的啊, 我只是陈述别人的观点作为材料展示给你看, 你自己思考." 一般此时都会有各方的观点, 展示给你看, 正方反方推荐评价, 只要有相关性, 都是可以的. 如果非鸡蛋里面挑骨头, 里面倒是可以再加入内地对林禁烟举措的高度评价, 把林誉为民族英雄的环节. 可其实此观点尽人皆知, 写了其实也是赘述, 倘若真加进去, 不免反而容易引起民粹的观感, 成了史观的反面教材. 况且这页本身开头其实已经说得很清楚了, 历史人物面临的背景往往很复杂, 这也不是教学章而是训练章节, 训练学生自我思考, 自我评价与总结历史人物.  下面还精心的列出表格提倡自我总结, 其实恰恰是我们历史课本历来缺少的环节.  这段整理总结也提到"我们并不是说林则徐不应禁烟", 所以并没有为鸦片平反; 同时㛑没涉及"大清"的评价, 只是单纯的针对林个人评价而已, 所以并没有辱华与仇中, 而这个"民族英雄", 人家其实也没有明面反对. 所以说它辱华仇中抹黑英雄也是完全站不住脚的. 如果真的因此而改了课本, 矫枉过正, 单边歌颂民族英雄, 历史的客观性没有了, 那这批 hk 人看到以后孩子的课本会不会吐血. 那时候到底是哪边被洗脑了, 应该改课本的到底是谁?  # 林则徐究竟是不是民族英雄, 虎门销烟是不是对的 然后重头戏来了, 既然引用没问题, 屁股也没坐歪, 那虎门销烟如今从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呢? 我们不妨从争议的源头开始盘: - 鸦片应不应禁 - 鸦片该不该烧 这不废话吗? 鸦片是毒品, 祸国殃民, 不禁不烧难道等过年? 且慢, 谁告诉你鸦片是"毒品"的, 西方人也认为鸦片是"毒品"吗? 其实, 把鸦片从语义上就带"毒"是中国的独家发明, 在世界范围内并不是通例. 我们眼中的"毒品" ≠ 西方人眼中的"毒品" "毒品"翻成英文叫做"瘾制品", 本身不是毒药, 吃了不会直接挂掉, 主要问题在于会让人产生依赖性. 所有目前我们所禁止的毒品, 在西方的语义中都没有"毒"的含义, 虽然不算是什么好东西, 但并不至于被黑化到不能碰, 一碰就死的地步. 而史景迁也提到了, 在当时满是酒馆的英国, 酒之祸还要甚于毒, 鸦片是当时正经八百的大英帝国远洋贸易商品, 并不是为了专门"投毒"的饵料. 而清廷当时相比民间鸦片成瘾问题, 其实更主要问题是鸦片贸易造成的白银外流, 朝堂之上也曾为到底应该禁鸦片, 还是应该自己种鸦片争论不休. 时至今天, 包括大麻等瘾制品, 在很多国家也合法化了, 可见西方文明并不像中国人这样从骨子里恨毒品. 鸦片对中国这种, 拥有其后百年屈辱历史记忆的国家, 是特殊的国耻, 所以才会直接把导火索从语义上直接黑化, 并严控至今. 但是后代如果直接拿中国的耻辱去往歪果仁身上套, 吸大麻鸦片就罪不可恕, 这显然是不合适的. 毕竟西方人没经历这种历史, 就连我们敬爱的特斯拉老板埃隆马斯克, 也曾直播上公开吸大麻. 那既然鸦片是标准商品, 该不该烧掉呢? 其实之前在<大历史-文明篇>里提到过, 西方是贸易文明, 华夏是农耕文明. 欧洲中世纪其实也曾各种烧烧烧, 但法国大革命后, 人人平等, 私有产权等观念深入人心, 同时新兴资产阶级崛起, 在全欧洲掌权, 逐渐获得了很高社会地位, 不输贵族, 与统治阶层结合为利益共同体, 甚至有调动军队的权利. 而东方不同, 长期以来重农抑商, 官府对地方商贾向来一言堂, 上下没打点好, 官老爷稍不满意就敢抄你全家. 这种体制下, 能顺利把生意做大只有红顶官商, 用商衣敛财, 靠官衣护体.  在衙门眼力, 普天之家莫非王土, 把朝廷看不过去的东西烧了, 并非大不得了的事情, 难道商人还敢造反不成, 更何况你个外国蛮夷, 强龙也不敢压地头蛇呀.  这边一烧, 英国商人炸锅了, 回去给女王诉苦, 女王一拍大腿: 好你个 XuZe·Lin, 胆敢单方面贸易毁约, 烧没我大不列颠合法资产, 欺我商人太甚, 以为我大英帝国无人, 船不坚炮不利乎? 于是发兵讨伐名正言顺. 清廷之前未和洋人交过手, 作为天朝上邦显然高估了自己的军事实力, 一击即溃自然也始料未及.  从这个角度看, 林则徐由于文化隔阂, 客观上没有意识到自己侵犯了西方平等贸易的契约文化; 也在主观上低估了西洋商人的政治动员力. 而如今这个年代, 我们自千禧年加入WTO, 深度融入了国际贸易, 参与全世界分工成为世界工厂, 自然也深度理解了西方主导的贸易规则. 以当下眼光回头望, 如果事情放今天, 官方一声令下就没收烧毁了海外商人的资产, 此举明显是欠妥的. 至此, 关于虎门销烟的问题我盘完了, 总结大致观点就是: - 课本上的资料整理没有问题, 可以体现原书作者本意. - hk课本没问题, 如果能引入积极评价观点可能会更好, 这种思考训练模式内地也该借鉴 - 以当今眼光会看虎门销烟, 林则徐当年做法从国际贸易与外交上确实欠妥, 并事实层面引起了战争. - 但这不是林则徐的错, 他在当时, 有时代文化背景的局限性, 对于很多人而言, 他的行为是正义的 - 为了避免再次翻船, 我们应该深入了解不同文化, 加强国际沟通与理解, 避免文化差异导致的误会甚至争斗 # 收起廉价的民族自豪感 话说到这里, 为什么很多人家会对 hk 教材论述义愤填膺呢? 其实因为大家本来自己当年课本本身就有很多问题. 很多人至今笃信 牛顿定律是对的, 劳动价值论是对的, 冥王星是第九大行星, 石油即将枯竭. 改变观念需要付出巨大沉没成本, 人类是在犯错中才能成长的动物, 没遇到强烈的刺激与反噬, 不大可能自我更正. 而且社会整体的是非道德观念持续变化, 民心如烟, 忽左忽右. 之前法制没普及, 每次南京大屠杀纪念日, 总有人砸日本车; 08 年奥运会, 人家外国运动员戴口罩我们也觉得辱华.  这些事情后来结果我们都知道了, 才意识到往往越弱小的人, 自尊心越强. 但是我们如今国力已处前列, 再不是小国, 依然秉持着脆弱的民族自豪感并无益处, 反而会带来诸多麻烦. 比如我们终院士这些天亲自给连花清瘟胶囊做广告, 可是西方国家就是不买账. 于是好多人跳出来力挺中药文化, 嘲讽西方歪果仁看不懂好东西.  可知在西方社会, 医学的现代化之路起步很早, 中医对他们而言和中世纪的炼金术与放血疗法其实属于一个性质, 基本等同于巫医, 巫术的范畴. 草药对于他们基本等同于是反科学的愚昧象征, 一个进口药, 原料是各种植物花草, 副作用不明, 且不说能不能通过FDA, 会不会吃死人, 他们心里是真的难以接受.  我们眼里的好东西, 在人家那里就是糟粕. 这并非谁的错, 仅仅是社会发展历程不同, 文化与思考方式不一样导致的. 当今世界已被推平, 信息高度互通, 北上广深正在逐渐成为国际大都市, 我们与其他国家交往必然会越来越多; 同时伴随着信息技术发展, 发表公共观点也不再是知识分子的特权, 每个草根都有自己的发声渠道. 但人的认知拓展是很慢的, 大家发声渠道打开的同时, 连带情绪, 误解与歧视也同比例放大了. 如果这个状况不能改善, 我们必然会面临越来越多文化隔阂造成的问题. 我认为在当下中国, 坚持狭隘的民族自尊, 拒绝自我反省会非常阻碍自己的发展. 作为新时代的个体只有包容多元化, 扩大认知圈, 崇尚个体自由, 避免舆论绑架, 才是唯一存身正道.
上一篇: 无
下一篇:
#002 大历史-文明篇
0
赞
50 人读过
新浪微博
微信
腾讯微博
QQ空间
人人网
提交评论
立即登录
, 发表评论.
没有帐号?
立即注册
0
条评论
More...
文档导航
没有帐号? 立即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