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iangchao's blog
一个技术商人的笔记
github
|
email
Toggle navigation
Liangchao's blog
主页
归档
关于我
津ICP备17001227号
教练-王永福<上台的技术>先导课感受
2019-02-20 01:48:04
127
0
0
liangchaob@163.com
# 摘要 该文章记录超级数字力回娘家活动上,王永福先生的最强简报课程的预览版给我的启发. # 演讲的目的 演讲的目的在于说服,在于通过各种手段让目标受众信服你的论点,达到你的目的. 近年来,国内对于演讲的侧重点其实严重偏掉了,所有人都在谈PPT,然后对PPT的美观开始有了近乎偏执的追求,以至于很多新手全部都在追求PPT的动画,排版与美化技巧,把大量时间浪费在配色和图文设计上,然而上台后,发现依旧一团糟.甚至是观众会夸奖PPT模板好看,技巧新颖,然而对讲者演讲的目的与重心却完全没搞清楚,演讲失去了它应该起到的核心效果,买椟还珠. 这也就是说任何达不到说服目的的演讲,即便PPT再好看文字再详实,也是坨华丽的屎. # 演讲的开始 演讲的开始是构思,根据自己的目的,进行发散的思考,老师介绍的最好用的方案是发散式思维的便利贴,和xdite做用例的方式异曲同工:用便利贴将想到的电子和关联点快速记录下来,最后分类整理,去掉次要的,变成演讲的大纲. 以我的习惯,下一步是讲稿,根据大纲制定自己的讲稿,使用大量论据与推理来论证观点,用来说服受众,完成之后就可以开始构建投影片作为辅助工具了. # 投影片 投影片作为演讲的辅助工具,对受众起到了演讲素材库的作用,随时可以为演讲过程提供图像,数据与文字支持.而PPT 的排版只需要三种主要形式即可: - 图像化 - 大字流 - 半图文 这三者交叉使用,具体环节应该使用哪种形式,取决于对应内容的信息熵越低越好,受众越容易理解越好,想办法千万避免受众理解受阻. 福哥对于演讲者的精进有三个阶段: # 见山是山(基本功) ## 要演练 好的演讲并不是做好投影片就结束了.而是要反复演练,寻找漏洞,不断寻找优化点的过程.往往很多时候现场和预期脑海中情况会完全不同,只有台下和现场的不断预演才能保证效果. ## 不看稿 对于论述的内容,经过反复的练习,应该是烂熟于心的,而不该是自己都不清楚自己走到了哪一步.如果自己都不清楚自己的论述架构与大纲,那么听众可能会对你的逻辑与思辨产生质疑,所以恐怕也很难说服别人相信你. ## 多学习 好的讲者需要能调用大量的知识作为论据辅助论点,所以对需要海量的知识沉淀,随时可以旁征博引来支撑论点,说服听众. # 见山不是山(求变化) ## 精彩元素 一场好的演讲需要把握抑扬顿挫的节奏感,中需要穿插高潮与精彩瞬间,调动受众的情绪,有三种常见的形式: - 故事 - 影片 - 互动 这三者交叉使用可以把现场环节调动的很好,有助于把受众的注意力始终吸引在你的论题上,为你的论述提供强效的支持. ## 了解听众 需要做足客户的功课,深刻理解客户的思想,搞清楚他们的关注点究竟在哪里,从你这里想要得到什么,是否有"雷区"与"禁句",切忌避免自说自话,有时甚至会把自己推倒一个很尴尬危险的境地. ## 热情 人的情绪具备极强的感染性,热情可以有效的点燃现场,让受众更容易接受你的观点. # 看山还是山(一万小时定律) 然而仅仅知道技巧还并不足够,演讲过程始终离不开的是事先反复的演练,周密的检查,不断的上台实践,在一万小时定律下不断磨练与精进,才可能逐渐成为真正优秀的演讲者. # 细节 步入社会这些年,我发现台湾的教练技术比大陆水平层次高很多倍,原先以为只是"外来的和尚会念经"而已,现在才知道原来单单仅是演讲这一项就能有这么多的条条道道,如此多的细节把控和精妙技巧. 福哥是我所敬仰的台湾师傅们的师傅,把演讲作为一个非常专业的技能在不断磨炼,达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水平,非常值得我学习! 在预览课程中有很多让我感触的小细节,他介绍如何通过标记确定投影阻挡位置保证站位不会挡住投影机位;往届的学姐如何通过反复熟练预演与练习实现人机神同步;如何通过道具实现面对客户的快速数据索引.这非顶尖水平的讲师所无暇考虑的如此多细节问题,全都照顾到了,十分具备匠人精神. # 感受 - 演讲的核心是说服,要避免浪费过多时间在无用的地方,所有准备行动服务于核心目的. - 详尽的准备,反复的演练才能造就成功演讲,脑海中的预演一定要在实际环境中反复试验. - 把自己的长板一定要打到顶尖水准,达到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,不断磨练才能成就自己的价值   
上一篇:
股票-大路朝天各走半边
下一篇:
商业-职业市场的神话
0
赞
127 人读过
新浪微博
微信
腾讯微博
QQ空间
人人网
提交评论
立即登录
, 发表评论.
没有帐号?
立即注册
0
条评论
More...
文档导航
没有帐号? 立即注册